常教财﹝2003﹞34号
常熟市教育系统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各镇中学、中心小学,练塘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各直属学校(厂),昆承中学,虞山镇教育办公室及各完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第302号令,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中小学特大安全事故,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师生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学校教育秩序,结合我市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一、《预案》的范围
本《预案》指在我市境内所有中小学可能发生的造成一次死亡2人以上(含2人)或重伤(急性中毒)10人以上(含10人)或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以及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应急处理方案。事故包括:
⒈中小学房屋倒塌;
⒉中小学特大火灾;
⒊教育建设工程安全事故;
⒋学校师生急性中毒事故;
⒌特大交通安全事故;
⒍学校锅炉、压力管道特大安全事故;
⒎其他特大安全事故。
二、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机构
⒈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领导,有关学校具体负责,相关科室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开展。
⒉成立市教育系统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抢险救灾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相关分管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市教育局办公室、教育科、计财科、督导室、中小学校长组成。
三、特大事故应急抢险救灾领导小组机构的职责
⒈及时迅速地向市政府、市安监局、苏州市教育局及有关部门汇报事故的基本情况。
⒉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有关人员迅速开展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事故区域警戒和治安管理,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正常学校的教育秩序,维护好社会治安。
⒊做好事故现场的交通疏导和人员疏散工作,阻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入事故现场。
⒋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对肇事者等有关人员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
⒌组织有关学校和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确保学校迅速恢复正常的教育秩序。
⒍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提出调整、修订和补充,使之更符合教育的实际情况。
⒎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⒏做好正常教育秩序和伤亡师生的安抚及善后工作。
⒐适时发布公告,将事故的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进行公布。
四、特大安全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学校必须做到:
⒈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将所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的情况报告市教育局和市政府办公室、市安监局。
市教育局办公室值班电话 52772425
市政府办公室值班电话 52880843
市安监局值班电话 52819408
⒉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送上述部门。
⒊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⑴ 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⑵ 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⑶ 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⑷ 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⑸ 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⒋市教育局办公室接到特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市长、分管市长,并同时抄报市委办,然后迅速上报苏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同时报告给市安监局办公室。根据特大事故的具体情况,迅速请公安、消防、卫生监督、环保、建设等相关部门赶赴事故现场,进行事故现场的保护和证据收集。
五、事故急应措施
⒈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市教育局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实施相应事故应急预案,并随时将事故抢险情况上报市政府及苏州市教育局。
⒉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在市政府的领导下,请交通、供水、供电、电信等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尽快恢复被损坏的道路、水、电、通信等有关设施,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开展。
⒊请公安及派出所、联防队加强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治安。
⒋请卫生部门立即派出急救队伍,利用各种医疗设备,抢救伤员,并做好事故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
⒌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学校或现场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
⒍事故学校的党、政领导,要亲自挂帅组织有效的抢险救灾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点。同时要认真做好全体师生的思想工作,稳定全体师生的情绪,引导全体师生积极投入抢险救灾的斗争中去。学校工会组织要关心师生的生活,妥善解决师生因事故而引起的实际困难,要送一片真情给全体师生。
六、各校及相关部门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定
⒈全市中小学必须牢固确立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时时讲安全,处处保安全,制订学校、班级、办公室、实验室、食堂、门卫、宿舍等相关部门的安全制度,明确各室、各人的安全工作职责,真正做到每人守土一方保安全。
⒉全市中小学迅速制订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⒊市教育局各科室根据常熟市教育系统特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结合各科室的工作职责,分工情况,制订出《预案》的具体细则,真正构筑一道学校、市教育局的安全体系,确保各校正常的教育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为常熟率先实现现代化而作出我们的贡献。
常 熟 市 教 育 局
二○○三年四月二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