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区教育局(教育文体局),各直属学校:
为了加强省、市课程基地项目管理,推进苏州市级初高中课程基地项目建设,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推动苏式学校建设。经研究,决定建立省、市课程基地项目视导奖励制度,并开展2014年苏州市级初高中课程基地项目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行省、市课程基地项目视导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苏教基〔2011〕27号)、《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启动实施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的通知》(苏教基〔2012〕22号)文件精神和苏州市课程基地建设的要求,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已建成省级9个初中课程基地、15个高中课程基地和市级16个普通高中课程基地。为了加强对省、市课程基地建设的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估,苏州市教育局将在每年上半年对上年度省、市课程基地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视导,重点考察课程基地的经费投入、教学环境、模型建构、互动平台、课程资源、教师发展、学生实践、使用成效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苏州市教育局根据每次检查视导结果,按初高中分类,评出课程基地项目建设“示范”、“优秀”、“合格”、“整改”学校,并作为当年度省级课程基地项目建设遴选申报的主要依据,也作为各市、区后续项目安排的重要参考,对评选出的“示范”、“优秀”学校,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的奖励。
二、开展2014年苏州市级初高中课程基地项目建设
1、项目的意义与目标
课程基地项目涉及各学科的多个方面,课程基地创建工作也是一项持续的由点到面的不断推进的过程。各地各校要在总结近几年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课程基地创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好新的课程基地的创建工作,努力建成涵盖更多学科的课程基地,形成更多的课程特色,整体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014年将新建10个市级高中课程基地和10个市级初中课程基地。
2、项目的内容与主要任务
苏州市级初高中课程基地是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课程基地项目建设通过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更新课程理念、优化课程设置,灵活教学方法和多元质量评价等手段,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实践潜能和创造潜能,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1)教学环境凸显学科性。结合学校师资特点、学生能力和学科发展等情况,加强学科情境、专业特色、课程实施载体的建设,形成充分展现科学思想、学科思维、方法手段和文化品位的特色明显的课程学科教学环境。
(2)模型建构突出思维性。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等核心内容,建构由物态和非物态结合而成的学科模型。通过形象直观的感知体验,引导学生演示、验证、巩固和拓展学习内容,增强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直观理解和对具体形象内容的抽象概括,逐渐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正确判断能力,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能。
(3)学习平台充满互动性。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开发建设人机互动、自主测验的教学用具、设施设备和教学场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内生机制的产生,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目的。
(4)课程资源具有丰富性。在进一步加强国家课程的实施的同时,结合区域优势和学校优势,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努力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多样化的学习条件,并形成难易不同的课程资源,为不同特点、不同潜质、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5)师资群体发挥能动性。课程基地建设立足于服务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利用姑苏教育人才共同体、名师共同体、校外专家群等人才资源优势,发挥名优教师在课程基地中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作用,通过教研组织建设在基地、教研活动开展在基地、成果应用首先在基地,带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生学业发展。
(6)学生培养体现实践性。通过建设课程基地,加强学生对课程的体验和感知,在实践应用中巩固知识、增强技能,在实际动手中发现探究、创新能力,逐步养成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行为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具有苏州特色的中学学科发展性评估体系。
3、项目的申报与评审
(1)申报资格。苏州大市区域内的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校和普通类高中校;学校努力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原则上要有一名大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开拓创新、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严格遵守“五严”规定,凡被省教育厅、苏州市教育局通报批评的学校,通报之日起两年内不得申报。
(2)申报程序。学校根据各学科建设的情况,围绕如何依托课程基地破解教学难点,组织各学科教师认真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在此基础上对照课程基地建设条件组织有关学科教师制定创建市级课程基地实施方案。各市、区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规划,深入学校调研,理清建设思路和重点项目,制定市、区创建市级课程基地建设规划,明确年度项目建设任务,对学校制定的创建方案进行遴选(已被评为省市两级课程基地的项目方案除外),确认后报苏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
(3)项目评审。苏州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对各区域上报项目进行材料初评,对通过初评的学校进行现场评审。
4、项目的管理
各市、区要充分认识课程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将这项具有开拓性意义的改革切实抓好。要采取有效措施,指导所有学校、所有课程的规划建设,抓好课程基地建设,丰富和拓展课外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各区域也可结合各自特点,建设一批市、区级课程基地。
课程基地建设的责任在市、区和学校。各地要切实保障课程基地建设所需经费,对每一个立项的市级课程基地,苏州市教育局将予以每所学校10万元建设资金。项目学校及主管单位要发挥课程基地建设投入的主体作用,原则上区域教育行政部门配套资金不低于20万元,学校配套资金不低于10万元。课程基地建设资金只能用在基地的设备设施和保障性条件建设上。
请各市、区教育局(教育文体局)将各申请学校的苏州市级初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申报表(见附件)一份和具体实施方案(自制)一份,于8月10日前送报苏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同时报电子版内容。联系人:束富强,联系电话:65152873,18013588840,电子邮箱:945240454@qq.com。
附件:苏州市级初中、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申报表
苏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
2014年7月2日
附件:
苏州市级初中、高中课程基地建设
申报表
项目名称:
学校公章:
校长签字:
申报日期:
苏州市教育局
一、 学校基本情况和特色优势
二、项目基础及建设目标内容
三、项目创意及效能分析
四、项目保障、社会支持及时序进度
五、项目支出预算表
单位:万元
支出项目名称 |
资金来源 |
市、区资金投入 |
学校自筹 |
大市资金补助 |
小计 |
合 计 |
|
|
|
|
一、设备购置费小计 |
|
|
|
|
××设备 |
|
|
|
|
××设备 |
|
|
|
|
…… |
|
|
|
|
二、教学资源开发费小计 |
|
|
|
|
××教学资源开发费 |
|
|
|
|
××教学资源开发费 |
|
|
|
|
…… |
|
|
|
|
三、材料费小计 |
|
|
|
|
××材料 |
|
|
|
|
××材料 |
|
|
|
|
…… |
|
|
|
|
四、实验费小计 |
|
|
|
|
××实验费 |
|
|
|
|
××实验费 |
|
|
|
|
…… |
|
|
|
|
五、培训费小计 |
|
|
|
|
××培训费 |
|
|
|
|
××培训费 |
|
|
|
|
…… |
|
|
|
|
六、其他费用小计 |
|
|
|
|
××费 |
|
|
|
|
××费 |
|
|
|
|
…… |
|
|
|
|
六、申报意见
校内组织申报情况 |
(盖章) 年 月 日 |
市、区教育局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苏州市教育局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